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钢筋混凝土管保护层的控制是什么?(下)

4.重视钢筋的绑扎成型工序。绑扎时要按图纸、规范操作。保证钢筋骨架各部分尺寸及精度,确保主筋位置的安放准确,是避免出现钢筋保护层偏差的前提。


对一些复杂的梁板结构,以及纵横交错的梁柱交接点应在认真交底的基础上,合理安插主、次梁结构主钢筋的位置,并注意施工顺序,避免出现钢筋挤占保护层的情况。


5.重视安放、绑扎固定钢筋保护层垫块。虽然塑料垫块或卡撑式定位件等保护钢筋保护层的措施在建筑工程上已广泛应用,但施工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一个是垫块设置的数量不够,导致钢筋下沉或垫块被压碎、变形。一般要求0.8~1米应设置一个垫块,如果钢筋直径较小,则还应适当加密垫块的间距。


另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垫块的混用、乱用。在施工现场,有的工人将梁的垫块用作板筋的垫块,而将板筋的垫块用作梁的垫块,导致楼板负弯矩钢筋或双层双向钢筋的上排筋保护层偏大,以及悬挑梁上部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偏大。


钢筋混凝土管


6.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注意成品保护。在浇捣混凝土时,一方面由于无人统一指挥与监督,振捣无序、局部振捣过重或振动棒触及钢筋骨架,使钢筋骨架变形、错位,使保护层厚度不均:另一方面,施工人员乱踩乱踏已绑扎成型并经验收的钢筋网,甚至将设备器具压在上面,造成支撑马墩和垫块被压扁或踩倒,以及混凝土内钢筋弯曲变形或位移,使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得不到保证。


因此,在混凝土浇捣施工中,应做到规范操作,除了对易于偏位的钢筋应做有效的固定外,应有专人指挥监督,严禁人员在钢筋上随意行走,振捣要按操作规范要求认真有序进行,振动捧不得随意触及钢筋骨架。


钢筋保护层是一个容易被忽视但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众多的用户投诉中,很多的楼板开裂、板底露筋泛锈等问题都是由钢筋保护层厚度原因引起的。因此,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充分认识到钢筋保护层厚度对工程结构的重要性。


(本网站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如果本网站展示信息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及时删除。)

分享到